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马说的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马说的阅读答案,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13:12:11

马说的阅读答案】《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寓言性散文,通过“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不被赏识的愤懑和对统治者不能知人善任的批判。这篇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篇目。

以下是对《马说》的阅读理解与分析:

一、文章内容概述

《马说》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篇,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接着讲述千里马因得不到赏识而被埋没,即使有才能也难以施展。最后通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等语句,揭示了统治者不识人才、压制人才的现象。

二、主旨思想

本文借千里马的命运,抒发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缺乏识别人才的人才选拔机制。文章表达了对“伯乐”式人物的渴望,以及对人才应得到合理使用的呼吁。

三、艺术特色

1. 象征手法:用“千里马”象征有才华的人,“伯乐”象征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2. 对比手法:将千里马与普通马进行对比,突出其非凡之处;也将人才与庸才进行对比,增强文章的讽刺意味。

3. 反问修辞:如“安求其能千里也?”增强了语气,表达强烈的不满与质疑。

四、常见阅读题型解析

1. 解释词义:如“骈死于槽枥之间”中“骈死”意为一同死去;“策之不以其道”中“策”指鞭打。

2. 翻译句子: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翻译为“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不了解千里马啊!”

3. 理解主旨:要求学生结合全文内容,归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 拓展思考:如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人才需要伯乐”的看法,或探讨如何避免人才被埋没的问题。

五、总结

《马说》虽短,但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对古代人才制度的反思,也是对现代社会人才管理的启示。作为一篇经典散文,它值得我们反复品读与深思。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