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教案】一、教学主题:认识情绪,学会表达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几种基本情绪(如高兴、生气、悲伤、害怕等),了解情绪的基本特征。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初步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情绪的态度,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认识常见情绪,理解情绪的多样性。
-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压抑或过度发泄。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情绪卡片、情境图片、情绪表情图。
- 学生准备:每人一张“情绪日记”纸,用于记录当天的情绪变化。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兴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有时候特别开心,有时候又很伤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情绪’这个话题。”
播放一段简短的动画视频,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表现,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看到的情绪。
2. 新知讲解(10分钟)
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情绪:高兴、生气、悲伤、害怕、惊讶等。结合图片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情绪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3. 情境模拟(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抽取一个生活情境卡片(如:考试没考好、朋友不和自己玩、被老师表扬等)。小组成员根据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相应的情绪。
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猜测对方所表达的情绪,并分享自己在类似情境下的感受。
4. 情绪表达练习(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情绪日记”纸,写下自己最近一次感到开心、生气或难过的事情,并简单描述当时的心情和想法。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教师给予积极反馈,营造安全、开放的课堂氛围。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情绪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情绪。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
六、作业布置: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情绪知识,并尝试记录一天中自己经历的几种情绪,下节课进行交流。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互动游戏、情境模拟和情绪日记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今后可结合更多实际案例,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情绪的理解与管理能力。
备注: 本教案依据长春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编写,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情绪认知与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