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范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学校食堂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健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从采购、储存、加工到供应全过程的安全可控。通过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卫生、健康的饮食环境。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后勤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后勤管理部门负责人、食堂管理人员、卫生监督员等。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监督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责任分工
1. 校长责任:全面负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2. 分管领导责任:具体负责食堂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监督食品安全各项措施的落实,及时处理食品安全隐患。
3. 食堂管理员责任:负责食堂日常运营的管理工作,制定并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员工培训,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4. 从业人员责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持证上岗,做好个人卫生,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三、管理制度
1. 食品采购制度:所有食材必须从正规渠道采购,查验供应商资质和产品合格证明,严禁采购过期、变质、来源不明的食品。
2. 食品储存制度:食品应分类存放,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冷藏、冷冻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定期清理消毒。
3. 食品加工制度: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加工,做到烧熟煮透,严禁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添加剂。
4. 餐具清洗消毒制度:餐具必须经过彻底清洗和高温消毒,确保干净卫生,防止病菌传播。
5. 留样制度:每餐次食品必须按规定留样,保存时间不少于48小时,并做好记录。
四、监督检查
学校将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等环节,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同时,鼓励师生参与监督,设立意见箱,收集师生对食堂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五、应急处理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报告、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影响。
六、奖惩机制
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失职、渎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学校将进一步提升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餐饮服务,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