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 认识汉字“甜”和“酸”,理解其基本含义。
2. 能够正确读出并书写这两个字,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
3.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幼儿感受“甜”与“酸”的不同味道,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 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提升观察和联想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汉字卡片“甜”、“酸”;水果图片(如苹果、柠檬、蜂蜜等);实物或模型(如糖块、醋瓶)。
2. 环境布置:在教室中设置“味道角”,展示不同味道的食物图片或实物。
3. 音频材料:相关儿歌或故事录音。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糖块的盒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引导幼儿说出“甜”。接着拿出一瓶醋,问:“这个又是什么味道呢?”引出“酸”。
2. 新授环节(10分钟)
- 教师出示汉字“甜”和“酸”,带领幼儿一起朗读。
- 结合实物或图片,讲解“甜”表示好吃的味道,“酸”表示有点刺激的味道。
-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些食物是甜的,哪些是酸的,并进行分享。
3. 游戏互动(15分钟)
- “找朋友”游戏:教师出示各种食物图片,幼儿根据味道分类,把“甜”和“酸”的图片分别贴到对应的汉字卡片下。
- “味道猜猜看”:教师用布遮住一种食物,让幼儿摸一摸、闻一闻,猜出是“甜”还是“酸”。
4. 巩固练习(10分钟)
-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尝试书写“甜”和“酸”两个字,使用描红本或沙盘书写。
- 教师播放相关儿歌,帮助幼儿记忆汉字发音和意义。
5. 总结延伸(5分钟)
-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更多“甜”和“酸”的食物。
- 布置小任务:画出自己喜欢的“甜”味食物和“酸”味食物,并贴上相应的汉字标签。
四、活动评价:
1. 观察幼儿是否能准确识别“甜”和“酸”两个字,并能说出它们代表的味道。
2. 评估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后续识字活动的难度和形式。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甜”和“酸”,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帮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汉字的意义。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场景,拓展识字内容,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
六、延伸建议:
1.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味道探索区”,提供不同口味的食品供幼儿品尝和描述。
2. 组织一次“味道大发现”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在校园内寻找具有“甜”或“酸”味道的植物或食物。
3. 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味道游戏”,强化识字效果。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中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甜”和“酸”两个汉字,为今后的识字学习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