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属于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自己高洁品格的坚守。通过学习本诗,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唐诗的艺术特点,同时培养高尚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能够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并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在体会诗歌深层次含义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芙蓉楼送辛渐》的基本内容;了解王昌龄及其作品风格;学会运用相关工具书查找资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主题思想;尝试模仿创作类似的送别题材的小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悟作者情感。
难点:把握诗歌意境,激发学生想象空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关于江南水乡风光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然后提问:“你们有没有去过这样的地方?在那里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以此引出课题《芙蓉楼送辛渐》,并简要介绍背景知识。
(二)初读感知
组织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准确、节奏分明。之后请几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话讲述一下诗歌的内容概要。
(三)精读探究
1. 分析第一句“寒雨连江夜入吴”。教师解释“寒雨”代表离别的伤感,“连江”暗示旅途遥远,“夜入吴”则点明时间地点。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诗营造出了怎样的一种氛围?
2. 接下来逐行解读剩余几句,重点探讨“平明送客楚山孤”中“楚山孤”的象征意义,以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大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推荐几首其他描写送别的古诗词供学生课后阅读比较,例如李白的《赠汪伦》、高适的《别董大》等。还可以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学生们根据今天所学内容试着写一首属于自己的送别小诗。
六、总结评价
最后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回顾整堂课的重点内容,并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同时提醒同学们珍惜友谊,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七、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八、反思改进
每次授课结束后都应该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心得,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