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质询会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质询会的组织形式、召开条件、参与人员以及具体操作流程,确保质询会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分支机构,在涉及重大事项决策时需通过质询会进行讨论和审议的情况。
二、质询会的定义与目的
质询会是一种以面对面交流为主的会议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澄清疑惑,并对重要议题做出集体判断。通过质询会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能有效规避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误解或矛盾。
三、质询会的组织与召集
1. 申请条件
凡属以下情形之一者,均可提出召开质询会的申请:
- 涉及公司战略规划的重大调整;
-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 关键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风险预警;
- 其他需要集体智慧共同解决的问题。
2. 召集程序
- 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提交书面申请至综合管理部门;
- 综合管理部门审核后确定是否同意召开,并通知相关参会人员;
- 明确会议时间、地点及相关议程安排。
四、参会人员构成
质询会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成员:
- 主持人:由总经理或其指定代表担任;
- 提问方:即提出具体问题或提案的部门和个人;
- 应答方:负责解答提问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
- 观察员:根据实际需求邀请其他利益相关方列席旁听。
五、会议流程
1. 开场陈述
主持人简要介绍本次质询会的主题背景及其重要性。
2. 提问环节
提问方向应答方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力求简洁明了。
3. 回答阶段
应答方针对提问逐一作出详细解释,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或改进建议。
4. 自由讨论
在主持人引导下,全体与会者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集思广益寻找最佳答案。
5. 总结发言
主持人在听取各方意见后进行归纳总结,并明确后续行动计划。
六、会后跟进机制
- 将会议纪要整理成文并发送给所有参与者存档备查;
- 对于未当场解决的问题,指定专人跟踪处理直至完成;
- 定期回顾质询会成果,评估其实际效果并对制度本身不断优化完善。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最终解释权归公司董事会所有。如遇特殊情况需临时修改条款,须经董事会批准后方可执行。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相信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质询会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