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张”是一个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字,其含义丰富,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用法,可以有多种解释。本文将对“张”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意思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张”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展开、张开:如“张弓”、“张帆”,表示动作的展开。
2. 张设、布置:如“张灯结彩”,表示设置、安排。
3. 姓氏:作为人名出现,如“张三”。
4. 动词,指使……张开或伸展:如“张目”、“张口”。
5. 名词,指弓弩等武器:如“张弓”、“张弩”。
6. 量词,用于某些器具或事物:如“一张纸”、“一张琴”。
7. 通“胀”,表示膨胀、鼓起:如“腹张”。
8. 古地名或国名:如“张掖”、“张楚”。
此外,“张”在文言文中还常用于成语或固定搭配中,如“张冠李戴”、“张灯结彩”等,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被使用。
二、表格展示
| 序号 | 含义 | 举例说明 | 出处/语境 |
| 1 | 展开、张开 | 张弓、张帆 | 《左传》、《史记》 |
| 2 | 张设、布置 | 张灯结彩 | 《红楼梦》 |
| 3 | 姓氏 | 张三、张良 | 古代人名 |
| 4 | 动词,使张开 | 张目、张口 | 《庄子》、《战国策》 |
| 5 | 名词,弓弩 | 张弓、张弩 | 《战国策》 |
| 6 | 量词 | 一张纸、一张琴 | 《世说新语》 |
| 7 | 通“胀” | 腹张、气张 | 《伤寒论》 |
| 8 | 地名或国名 | 张掖、张楚 | 《汉书》、《史记》 |
三、结语
“张”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多义字,其意义随着语境的不同而变化。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分析古代文献。对于学习文言文的人来说,掌握“张”的多种用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之一。
以上就是【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