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方山子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2025-11-12 14:28:14

问题描述:

方山子传原文及翻译注释,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2 14:28:14

方山子传原文及翻译注释】一、文章总结

《方山子传》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人物传记,通过描写一位名叫“方山子”的隐士,展现了其不慕荣利、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文章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刻画了方山子的生平与性格,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隐逸之士的敬仰之情。

全文分为几个部分:开头介绍方山子的出身和性格;中间讲述他年轻时的经历;最后点明他的隐居生活,并借题发挥,抒发了对人生志趣的思考。

二、原文、翻译与注释(表格形式)

内容 原文 翻译 注释
开头 方山子,光、黄间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人。年轻时仰慕朱家、郭解那样的侠客,乡里的侠客都尊崇他。 “光、黄”指今河南光山县和湖北黄冈地区。“朱家、郭解”是汉代著名的游侠。
性格 其父名曰德施,而少不喜学,好使酒,怒骂,不事产业,日骑马游侠。 他的父亲叫德施,他年轻时不喜读书,喜欢喝酒,脾气暴躁,动不动就骂人,不经营产业,整天骑马游荡。 “使酒”意为酗酒;“游侠”指行侠仗义之人。
遇难 后十年,闻其名,见之于岐亭。 十年后,听说了他的名声,在岐亭见到了他。 “岐亭”是地名,位于湖北黄州附近。
外貌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方山子神情严肃,问我为什么来到这里。 “矍然”形容目光炯炯有神,精神焕发。
生活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酒具,饮酣,击节而歌。 我告诉他原因,他低头不语,抬头大笑,让人拿酒来,喝得痛快,拍着节拍唱歌。 表现出他洒脱不羁的性格。
转折 余既不复与之游,而山中之人往往见之,或以为狂人,或以为隐者。 我后来不再与他交往,但山中的人常常见到他,有人认为他是疯子,有人认为他是隐士。 说明他的行为不合世俗,难以被理解。
结尾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然未尝见也。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但从未见过。 表达对隐士的向往与遗憾。

三、文章主旨

《方山子传》不仅是一篇人物传记,更是一篇寓言式的散文。苏轼通过对方山子一生经历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功名的不屑。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四、写作特点

- 语言简练:全文用词精炼,句式紧凑,没有多余的修饰。

- 细节生动:通过具体的言行描写,塑造出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 寓意深远:表面写人,实则寄托作者对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的思考。

五、结语

《方山子传》虽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是苏轼散文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记录了一个隐士的人生轨迹,也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阅读此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处世态度。

以上就是【方山子传原文及翻译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