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揎腕攘臂的意思】“揎腕攘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情绪激动、准备动手或积极行动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带有强烈的动作感和情绪色彩,多用于描写人在愤怒、激动或决心采取行动时的表现。
一、成语解析
成语名称:揎腕攘臂
拼音:xuān wàn rǎng bì
结构:联合式
出处: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王乃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揎腕攘臂”,但后世常以此形容类似的情境,如《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也常用来表现人物的激昂情绪。
二、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揎腕攘臂 |
| 拼音 | xuān wàn rǎng bì |
| 结构 | 联合式 |
| 含义 | 形容人情绪激动,准备动手或积极行动的样子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人物在愤怒、激愤或决心行动时的状态 |
| 近义词 | 怒火中烧、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冷静沉着、无动于衷 |
三、使用示例
1. 他一听这话,立刻揎腕攘臂,准备上前理论。
2. 面对挑衅,他揎腕攘臂,毫不退让。
3. 比赛开始前,运动员们一个个揎腕攘臂,斗志昂扬。
四、注意事项
- “揎腕攘臂”虽为成语,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多见于文学作品或正式文章中。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摩拳擦掌”等近义词混淆。
- 该成语强调的是情绪和动作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揎腕攘臂”不仅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更是一种情感与行为并重的表达方式。在写作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以上就是【揎腕攘臂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