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的古汉语意思】“罄”是一个在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字,其本义与器物有关,后引申出多种含义。在古代文献中,“罄”常用于表示“尽、空、完”等意义,同时也可用于表示某种器物的名称。本文将对“罄”的古汉语意思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不同用法及例句。
一、
“罄”在古汉语中有以下几种主要含义:
1. 器物名:指一种打击乐器,形似方盒,多用于古代祭祀或音乐场合。
2. 动词:表示“尽、空、完”,如“罄尽”、“罄空”等。
3. 形容词:表示“穷尽、耗尽”,如“罄竭”、“罄乏”等。
4. 副词:有时用于强调程度,如“罄其所能”。
在古代文学和典籍中,“罄”常与其他字搭配使用,表达不同的语义。例如“罄竹难书”即用“罄”表示“尽”,意为“竹子写不完,形容罪行极多”。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古汉语意思 | 用法举例 | 出处/文献 | 说明 |
罄 | 器物名,打击乐器 | 罄,击之以节乐 | 《说文解字》 | 古代用于祭祀或音乐 |
罄 | 尽、空、完 | 罄尽无余 | 《左传》 | 表示全部耗尽 |
罄 | 穷尽、耗尽 | 罄竭其力 | 《史记》 | 表示力量或资源耗尽 |
罄 | 强调程度 | 罄其所能 | 《战国策》 | 表示尽全力 |
罄 | 通“磬”,同音字 | 罄石为磬 | 《诗经》 | 有时与“磬”通用 |
三、结语
“罄”作为古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字,其意义丰富且多变,既有实物的指代,也有抽象的表达。了解其古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成语的含义。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可以更清晰地掌握“罄”的多种用法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表现。
以上就是【罄的古汉语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