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津渡小山楼】“金陵津渡小山楼”出自唐代诗人张祜的《题金陵渡》,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情与旅途孤寂的诗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冷、幽静的江边夜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
一、
《题金陵渡》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夜宿金陵渡口小山楼时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江水、月色、灯火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乡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唐诗中描写江南水乡的经典之作。
二、诗歌原文
> 金陵津渡小山楼,
> 一宿行人自可愁。
> 潮落夜江斜月里,
> 两三星火是瓜洲。
三、诗歌解析表
诗句 | 解析 | 意象分析 |
金陵津渡小山楼 | 描写诗人夜宿之地,点明地点和环境 | “金陵”为南京古称,“津渡”指渡口,“小山楼”暗示建筑简朴,环境幽静 |
一宿行人自可愁 | 表达诗人因旅途而生的愁绪 | “一宿”说明停留时间短,“行人”点明身份,“自可愁”表现内心情感 |
潮落夜江斜月里 | 描绘夜晚江边的景色 | “潮落”暗示时间流逝,“斜月”渲染孤寂氛围,“夜江”突出环境的空旷 |
两三星火是瓜洲 | 远望江对岸的灯火,点出地点 | “两三星火”象征远处的村落或船只,“瓜洲”为地名,增加画面感 |
四、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全诗仅20字,却意蕴丰富,意境深远。
- 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 画面感强:如“斜月”、“星火”等意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五、文化背景
“金陵”作为南京的古称,在古代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诗中提到的“瓜洲”,位于长江北岸,历史上常为南北交通要道,也是文人墨客常去之地。因此,这首诗不仅有个人情感的表达,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地理特征。
六、结语
《金陵津渡小山楼》虽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在描写自然与抒发情怀方面的高超技艺。它不仅是张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以上就是【金陵津渡小山楼】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