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_刘长卿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诗人于穆陵关北遇到一位归来之人,抒发了对边塞战事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刘长卿诗歌中常见的苍凉与忧思。
原文:
>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 乡音未改鬓毛霜。
> 万里云山归路远,
> 一壶浊酒对斜阳。
> 战马嘶风尘土满,
> 故园松菊旧时香。
> 何时得遂江湖志,
> 不向长安问短长。
赏析:
这首诗以“穆陵关北”为背景,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诗中提到“逢人归渔阳”,说明这位归来者是从北方边地(渔阳)返回的,或许曾参与过战事,或是在边地生活多年。而“乡音未改鬓毛霜”一句,则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执着与岁月的沧桑感。
接下来,“万里云山归路远”进一步渲染了归途的漫长与艰难,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疲惫的情绪。“一壶浊酒对斜阳”则借酒消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斜阳象征着黄昏与结束,也隐含着人生暮年的意味。
后两句“战马嘶风尘土满,故园松菊旧时香”则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一边是战乱带来的尘土与喧嚣,另一边是故乡宁静而熟悉的气息。这种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
最后两句“何时得遂江湖志,不向长安问短长”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纷扰、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他不愿再为功名利禄奔波,而是希望回归自然、安享余生。
翻译:
在穆陵关北遇见一位从渔阳归来的人,
他的乡音依旧,只是两鬓已染上白霜。
万里之外的云山,归家的路依然遥远,
我只有一壶浊酒,独自面对落日余晖。
战马在风中嘶鸣,尘土飞扬,
故乡的松菊依旧散发着往日的清香。
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隐居江湖的心愿,
不再去长安追问人生的长短得失。
总结: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更是一首寄托情怀、表达人生感悟的作品。刘长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边塞的苍茫与归乡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现实的无奈。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