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预习笔记人教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预习笔记人教版,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15:52:49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预习笔记人教版】在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是一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学生学习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的重要范文。

在预习《春》这篇课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除了《春》,他还著有《背影》《荷塘月色》等经典散文。

二、文章背景

《春》写于1933年,当时朱自清正经历人生低谷,生活困顿,但他依然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文章通过春天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三、内容梳理

文章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篇,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天比作一个脚步轻盈的人,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全文分为几个部分:

1. 总起段:点明春天的到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2. 春草图:描写小草生长的情景,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3. 春花图:描绘各种花朵竞相开放的景象,表现春天的绚烂多彩。

4. 春风图:通过风的声音、气味等,展现春风的温柔与活力。

5. 春雨图:描写春雨的细腻与滋润,体现春天的柔和与滋养。

6. 迎春图:写人们迎接春天的情景,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

四、写作特色

1. 修辞手法多样: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2. 语言优美流畅:用词精准,句式变化丰富,读来朗朗上口。

3. 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五、重点语句分析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把小草的生长过程写得生动形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句话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百花争艳的景象。

六、主题思想

《春》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文章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蕴含着对生命的赞美与对未来的希望。

七、拓展思考

在阅读《春》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 你是否也有过像文中那样对某个季节的期待?

- 你觉得春天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如何描写春天?

八、预习建议

1. 多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 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3.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锻炼表达能力。

4.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通过认真预习,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春》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体会到春天的美好。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