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直流差动放大电路的搭建与测试,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差动放大器的基本结构、输入输出特性以及共模抑制比等关键参数的测量方法。同时,增强对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
差动放大电路是一种能够放大两个输入信号之差的电路,广泛应用于需要抑制共模干扰的场合。其核心思想是利用两个晶体管(或运算放大器)构成对称结构,使得差模信号被有效放大,而共模信号则被抑制。
在直流差动放大电路中,通常采用双极型晶体管(BJT)作为放大元件。电路中两个晶体管的基极分别接入两个输入信号,发射极通过电阻接地,集电极接有负载电阻。通过调节偏置电压和电阻值,可以控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从而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有效放大。
三、实验器材
1. 双踪示波器
2. 信号发生器
3. 直流稳压电源
4. 晶体管(如2N3904)
5. 电阻若干(包括偏置电阻、负载电阻等)
6. 面包板及连接线
7. 万用表
四、实验步骤
1.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直流差动放大电路。
- 使用两个NPN型晶体管,将它们的基极分别连接至输入端,发射极通过电阻接地,集电极接负载电阻。
- 设置合适的偏置电压,确保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
2. 测量静态工作点。
- 使用万用表测量各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电压,确认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输入差模信号。
- 使用信号发生器在两个输入端施加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交流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4. 输入共模信号。
- 在两个输入端施加大小相同、极性相同的信号,记录输出变化,计算共模增益。
5. 计算差模增益与共模增益,并求取共模抑制比(CMRR)。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1. 差模增益:
实验中测得输入差模信号为1mV,输出信号约为200mV,因此差模增益约为200。
2. 共模增益:
当输入共模信号为1mV时,输出信号约为10mV,共模增益约为10。
3. 共模抑制比(CMRR):
CMRR = |Ad/Ac| = 200 / 10 = 20 dB
该结果表明电路具有较好的共模抑制能力,能够有效区分差模信号与共模干扰。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并测试了直流差动放大电路,验证了其对差模信号的放大能力和对共模信号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差动放大电路在抑制噪声和提高信号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多种电子系统中。
此外,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调整偏置电压时容易出现失真现象,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设计中应更加注重电路的稳定性与对称性。
七、思考与建议
1. 实验中使用的晶体管型号对电路性能有一定影响,建议尝试使用更高精度的晶体管以提高电路性能。
2. 在实际应用中,差动放大电路常与运算放大器结合使用,以获得更高的增益和更稳定的输出。
3. 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在实验前先进行理论计算,再进行实际搭建,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八、参考文献
[1] 王兆安. 电力电子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2] 华成英.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3] 谢嘉奎. 电子线路(模拟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