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笔记范文模版(5页)】第一页:教学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语文
授课年级:七年级
授课时间:2025年3月10日
授课教师:李老师
课时安排:第1课时(45分钟)
教学《春》——朱自清
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中描绘的春天景象,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春天的生动语言。
-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板书设计图
第二页: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 展示图片或视频片段,展示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
- 文章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象?
- 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现这些景象的?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三、精读分析(20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
- 写春风的轻柔与温暖。
- 写小草、野花、蜜蜂等生机勃勃的景象。
- 第三段:写雨后的清新与宁静。
2.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唱着歌,风儿在耳边低语”等。
3. 讨论这些修辞如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作者通过对春天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第三页:作业布置与拓展延伸
作业布置:
1. 朗读课文,并模仿文中的描写方式,写一段关于“夏天”的文字。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修辞手法的运用。
拓展延伸:
1. 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等。
2. 观看纪录片《四季中国》,进一步感受不同季节的自然之美。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分析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今后应加强语言赏析方面的训练。
第四页:板书设计
```
《春》——朱自清
感受春天的美
┌───────────────┐
│ 春风:轻柔温暖 │
│ 春草:嫩绿新生 │
│ 春花:五彩缤纷 │
│ 春雨:细腻温柔 │
└───────────────┘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
```
板书说明:
- 板书结构清晰,突出课文主要内容。
- 重点标注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第五页: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
教学资源: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
2. 《朱自清散文选集》
3. 多媒体课件及音频资料
参考资料:
1.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2.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集》
3. 网络资源:百度文库、知乎、知网相关教学论文
备注:
本教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灵活调整,注重因材施教,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
如需打印或编辑,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格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