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分精练辑(文言文阅读及单文精练二及顾宪成传()】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也。少有大志,性情刚直,不阿权贵。其父顾宪章,以儒学著称,家风严谨,故宪成自幼受教甚严,博通经史,尤善《春秋》之学。
及长,举乡试第一,遂入太学。时值明末,朝政腐败,宦官专权,士大夫多趋炎附势,唯宪成独守清节,不与流俗合。尝言:“士当以天下为己任,岂可苟安于一隅?”其言辞恳切,气节凛然,一时士林皆敬之。
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构陷忠良,朝中正直之士多遭贬斥。宪成亦因直言进谏,被诬以“结党营私”之罪,罢官归里。然其心未改,仍以讲学为业,聚徒讲授,倡导理学,弘扬正道。其所居之地,号曰“东林书院”,门下弟子众多,声名远播。
时人称其为“东林君子”,虽身处逆境,犹不忘匡扶社稷之志。后人评曰:“宪成之志,非为一己之荣辱,乃为天下之公义。”其人格之高尚,学问之渊博,实为一代名儒。
然世事无常,终未能见其志得以实现。然其精神却流传后世,成为后人敬仰之楷模。东林之风,至今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