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探放水制度.doc】为切实加强煤矿井下防治水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煤矿探放水管理制度。
一、总则
1. 探放水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2. 所有涉及井下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均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执行探放水措施,确保探放水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3. 矿井应建立健全探放水技术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岗位职责,确保探放水工作有序开展。
二、组织与管理
1. 矿井设立探放水领导小组,由矿长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负责探放水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监督管理。
2. 通风防突科负责具体实施探放水工作,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探放水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
3. 各采掘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探水人员,严格执行探放水操作规程,确保探水数据准确、记录完整。
三、探放水技术要求
1. 在进行巷道掘进或回采前,必须对前方及周边区域进行水文地质勘探,查明含水层、导水构造、老空水等水害隐患。
2. 对存在水害威胁的区域,必须采取超前探水、疏放水、注浆堵水等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安全推进。
3. 探水钻孔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孔深、孔径、角度等参数应准确无误,严禁擅自更改或简化作业流程。
4. 探水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如水量突然增大、水压升高、煤岩松软等,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及时上报处理。
四、探放水资料管理
1. 探放水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包括探水记录、钻孔参数、水文地质报告等,存档备查。
2. 每月应对探放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评估防治水效果,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探放水技术体系。
3. 建立探放水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探水数据的动态监控和共享,提高管理水平和响应速度。
五、安全与监督
1. 探放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 安监部门应定期对探放水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处理。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矿井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确保本制度的有效执行。
通过严格执行本探放水制度,能够有效提升煤矿防治水能力,降低水害风险,为矿井安全稳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