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阅读及答案】《白鹭》是著名作家郭沫若的一篇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文章通过对白鹭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它在自然中的优雅姿态与独特美感,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
一、原文节选:
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鹭的常见,不被人所注意,但它的美却常常被忽略。那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的结构,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常见到它独立的身影。它站在那里,像一位画家,又像一位诗人。有时,它静静地站着,仿佛在思考什么;有时,它轻轻拍打翅膀,像是在歌唱。在晴朗的早晨,它立在水边,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
二、问题与解析:
1. 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
答:作者将白鹭比作一首诗,是因为白鹭的姿态和外形极具美感,如同一首优美的诗,富有节奏感和意境美。这种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欣赏。
2. 文中提到“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这句话说明白鹭的身材比例非常协调,既不过于修长,也不过于短小,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3. 白鹭在文中被赋予了哪些拟人化的特征?
答:白鹭被描绘成“画家”、“诗人”、“思考者”等形象,表现出它不仅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具有灵性和美感的存在。
4. 作者通过描写白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通过对白鹭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平凡事物中蕴含的美的发现与赞美。
三、总结:
《白鹭》不仅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更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它引导读者去观察生活中的美,去感受自然的静谧与和谐。通过白鹭这一意象,作者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