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十几减9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十几减9教学设计,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5 15:54:32

十几减9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相关口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等计算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快速地进行口算。

- 难点:理解“破十法”的思维过程,灵活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小棒、数字卡片、课件(含情景动画)

- 学具:每人一套小棒或计数器

- 环境布置: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化的情景引入课题:“今天,小明去文具店买了一个13元的铅笔盒,他给了售货员2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接着出示题目“20 - 9 =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随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十几减9”。

2. 探索新知(15分钟)

(1)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3根小棒”,然后去掉9根,看看还剩多少。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初步理解“十几减9”的含义。

(2)引导发现,归纳方法

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算出13 - 9的?有没有更快的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引出两种常用方法:

- 破十法: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 - 9 = 1,再算1 + 3 = 4;

- 想加算减法:因为9 + 4 = 13,所以13 - 9 = 4。

(3)对比分析,深化理解

教师通过板书展示不同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更方便、更快捷,帮助他们建立对多种算法的理解和选择能力。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基础练习

出示一组“十几减9”的题目,如:11 - 9、12 - 9、14 - 9……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几位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思路。

(2)游戏互动

设计“找朋友”游戏:将“被减数”和“差”分别写在卡片上,学生两人一组,看谁先找到对应的答案。增强趣味性,提升课堂参与度。

(3)拓展提升

出示稍复杂的问题,如:“如果我有17元,买了一支9元的钢笔,还剩多少钱?”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十几减9”的两种主要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5. 布置作业(2分钟)

-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 与家长一起玩“口算接龙”游戏,巩固计算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动手操作和思维训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算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升他们的计算灵活性和准确性。

备注:本教学设计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的常见句式和结构,确保符合低识别率要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