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跑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和运动原理。
2. 掌握起跑、过栏、落地及栏间跑的技术要点。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爆发力与节奏感。
4.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体育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起跑后加速与过栏动作的衔接。
- 难点:栏间跑的节奏控制与身体平衡。
三、教学准备:
- 场地:标准跑道或平整场地
- 器材:跨栏架若干、标志桶、计时器、口哨
- 学生着装:运动服、运动鞋
四、教学过程:
1. 准备活动(10分钟)
- 慢跑两圈,热身全身关节。
- 动态拉伸:高抬腿、摆臂、弓步走等。
- 专项练习:模仿跨栏动作,进行腿部力量训练。
2. 基本技术讲解与示范(15分钟)
- 教师讲解跨栏跑的基本结构:起跑—加速—过栏—栏间跑—终点冲刺。
- 示范正确动作:包括起跑姿势、摆动腿与支撑腿的动作、身体重心控制等。
-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受伤。
3. 分组练习(20分钟)
- 分组进行原地模仿练习,重点体会起跑后的加速与过栏动作。
- 在低栏高度下进行连续过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 结合节奏感训练,如配合音乐进行练习,增强动作连贯性。
4. 综合练习与比赛(15分钟)
- 设置不同高度的栏架,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练习难度。
- 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实战能力。
-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鼓励学生不断改进。
5. 放松整理(10分钟)
- 慢走、深呼吸、静态拉伸。
-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 学生整理器材,有序离场。
五、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规范性、节奏感以及参与积极性。
- 通过小测验或视频回放分析学生动作是否符合标准。
-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反思能力。
六、教学反思:
-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调整后续课程内容。
- 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 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七、课后作业:
- 回家观看跨栏跑比赛视频,观察运动员动作细节。
- 自我练习过栏动作,记录练习感受。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注重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