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诗歌的大意,掌握诗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 学习古诗的表达方式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画面感。
-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 难点:体会“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所描绘的壮丽景象及其象征意义。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图片、配乐朗诵等)
- 课文朗读音频
- 学生预习任务单(包括作者简介、字词注音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情境导入
播放一段西湖夏日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夏日西湖”的意境。
提问:“你见过什么样的夏天?你觉得最美的风景是什么?”激发学生兴趣。
2. 揭题引入
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简要介绍诗人杨万里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注意节奏与语气。
2.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自读诗歌,注意字音、停顿,初步感知诗意。
3. 检查预习情况
抽查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讲解重点字词如“晓”、“净慈寺”、“林子方”等。
(三)细读品析(20分钟)
1. 逐句解析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引导学生理解“毕竟”表示强调,“不与四时同”说明西湖在六月有独特美景。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重点讲解“接天”“无穷碧”“映日”“别样红”,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色彩对比之美。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理解“最爱”“行不足”表达诗人留恋不舍的情感。
2. 小组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西湖的美?为什么?
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印象中最美的风景是怎样的,并尝试用诗句描述。
2. 比较阅读
展示另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诗人笔下的西湖之美。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回顾内容
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梳理诗歌结构与情感表达。
2. 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鼓励他们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背诵并默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 用自己的话写一段话,描述你心中最美的风景,并尝试模仿诗中语言风格。
3. 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找作者资料。
五、板书设计: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六月西湖美,风光不一般。
莲叶接天碧,荷花映日红。
最爱湖东行,绿杨白沙堤。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世界,注重朗读与感悟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但在个别环节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今后应进一步优化课堂互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