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是新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童话故事。这篇故事通过描写巨人在花园里经历的种种变化,深刻地揭示了分享与自私的主题。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情节跌宕起伏,非常适合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道德观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但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分享的重要性以及自私带来的后果。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自私”、“冷酷”等在文中的含义;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并愿意在生活中实践这一美德。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小故事或者播放一段相关视频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入课题《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尝试解决。之后组织全班交流遇到的问题,教师适时指导。
(三)细读品味
分段落带领学生深入阅读课文,重点讲解巨人前后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春天不肯进入巨人的花园?”、“当巨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做了什么?”等问题。
(四)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是否曾经因为不愿意分享而失去朋友等。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续写故事结尾,想象如果巨人继续改变自己会怎样发展下去。
六、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自私——冷酷——悔悟——快乐
七、总结评价
最后由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分享的意义,并表扬表现积极的同学。同时提醒大家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八、反思改进
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记录下哪些环节需要调整优化,以便下次授课时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