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发布时间:2025-05-06 03:42:44来源: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生物传感技术及其应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若满足特定条件,金属表面自由电子会与入射光发生耦合作用,形成表面等离子体激元。近年来,SPR因其高灵敏度和无标记检测能力,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SPR技术开发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疾病诊断及环境监测等领域。例如,在药物研发中,SPR传感器可以快速评估候选药物与靶标蛋白之间的结合亲和力;在临床诊断方面,它可实现对病原体或标志物的精准检测。此外,SPR技术还具有操作简便、无需荧光标记等优点,使其成为现代分析科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随着纳米技术和微纳加工的进步,未来SPR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灵敏度,并拓展至更多新兴应用场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