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翻译及赏析】一、文章总结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的深切同情与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忧伤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与祝福。
本篇文章将从原文、翻译、赏析三个部分入手,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这首诗的核心内容,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二、原文、翻译与赏析(表格形式)
| 项目 | 内容 |
| 原诗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 作者 |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
| 创作背景 | 王昌龄因直言进谏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得知消息后写下此诗,表达对其遭遇的同情与牵挂。 |
| 字词解释 | - 杨花:柳絮,象征离别 - 子规:杜鹃鸟,啼声哀婉,象征悲伤 - 龙标:地名,在今湖南黔阳 - 五溪:指沅、澧、湘、资、辰五条江河 - 夜郎:古国名,位于今贵州一带 |
| 译文 | 杨花已经落尽,子规在啼叫,听说你经过五溪前往龙标。 我把满腹的忧愁寄托给明月,让它随着风儿送到夜郎的西边。 |
| 诗歌主旨 | 表达对友人被贬的同情与深切思念,寄托美好祝愿,情感真挚动人。 |
| 艺术特色 | - 意象鲜明:杨花、子规、明月等自然景物烘托情感 - 借景抒情:借暮春之景写离别之痛 - 想象丰富:借助明月传达思念,富有浪漫色彩 |
| 情感表达 | 悲凉中见深情,既有对友人命运的担忧,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与安慰。 |
三、结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李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萧瑟与离别的哀愁,同时又通过明月这一意象,将思念之情升华至一种超越时空的境界。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白对友情的重视,也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浪漫情怀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文学价值或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分析,可继续深入研究。
以上就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