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结】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掌握高频文言实词和虚词,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与答题准确率。本文对高考中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进行系统归纳,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一、常见文言实词(按词性分类)
词语 | 词性 | 常见义项 | 例句 |
之 | 助词 | 的;代词,指代人、事、物 | 吾欲之南海(《为学》) |
于 | 介词 | 在;比;向 | 青出于蓝(《劝学》) |
以 | 介词/连词 | 用;因为;而 |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
而 | 连词 | 并且;但是;就 | 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
其 | 代词/副词 | 他的;难道;其中 | 其真无马邪(《马说》) |
也 | 助词 | 表判断/句末语气 | 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
乃 | 副词 | 就;才;于是 |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且 | 连词/副词 | 并且;将要;况且 | 且壮士不死即已(《陈涉世家》) |
因 | 介词/连词 | 通过;因此;趁机 |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
所 | 结构助词 | 所……的;……的地方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二、高频文言实词(按意义分类)
词语 | 常见义项 | 例句 |
见 | 看见;被;召见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
闻 | 听到;闻名;听说 | 闻鸡起舞(《晋书》) |
与 | 给;和;赞许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
修 | 修理;修养;长 |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
举 | 举起;选拔;攻下 | 举世皆浊我独清(《离骚》) |
谢 | 感谢;道歉;凋谢 | 曼声徐歌,又引车骑,遂自刎(《史记》) |
顾 | 回头看;只是;顾念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
适 | 刚好;适合;去往 |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逍遥游》) |
痛 | 悲痛;痛快;痛心 | 痛定思痛,敢告先灵(《指南录后序》) |
念 | 思念;考虑;念头 | 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 |
三、文言文常用虚词总结
词语 | 用法 | 举例 |
乎 | 语气助词,表疑问或感叹 | 孰知其祸若此乎?(《捕蛇者说》) |
者 | 用于句尾,表示“……的人” |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
也 | 表示判断或肯定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焉 | 代词或语气词,相当于“于此”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
乃 | 表示承接或转折 | 乃悟前狼假寐(《狼》) |
盖 | 表推测或原因 | 盖追兵也(《赤壁之战》) |
夫 | 发语词,引出议论 |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
则 | 表示条件或对比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且 | 表示递进或让步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逍遥游》) |
以 | 表示原因、目的或方式 |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
四、备考建议
1. 积累为主:文言文词汇量大,需长期积累,建议每天背诵5-10个高频词,并结合课文理解。
2. 语境分析:文言词义多变,应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避免死记硬背。
3. 做题训练:通过历年高考真题练习,熟悉高频词汇的考查方式。
4. 整理错题:建立自己的文言词汇本,记录易错词和典型例句,便于复习巩固。
掌握这些高频词汇,不仅能提升文言文阅读速度,还能增强翻译和理解能力,为高考语文打下坚实基础。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取得理想成绩!
以上就是【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结】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