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电压怎么算】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是用来衡量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指标之一,通过测量这个电压,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普朗克常数等物理常数。本文将对“遏止电压怎么算”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公式和参数。
一、基本概念
1. 光电效应简介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如果光子的能量足够大,就可以使金属中的电子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2. 遏止电压定义
当光电子被金属表面逸出后,若施加一个反向电压(即与光电子运动方向相反的电压),当这个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所有光电子都被阻挡,无法到达阳极,此时的电压称为遏止电压($ V_0 $)。
3. 物理意义
遏止电压反映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其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有关。
二、计算公式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
h\nu = W + \frac{1}{2}mv_{\text{max}}^2
$$
其中:
- $ h $ 是普朗克常数($ 6.626 \times 10^{-34} \, \text{J·s} $)
- $ \nu $ 是入射光的频率
- $ W $ 是金属的逸出功
- $ \frac{1}{2}mv_{\text{max}}^2 $ 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而根据能量守恒,在遏止电压下,光电子的动能完全被电场力抵消:
$$
eV_0 = \frac{1}{2}mv_{\text{max}}^2
$$
因此,可得:
$$
eV_0 = h\nu - W
$$
即:
$$
V_0 = \frac{h\nu - W}{e}
$$
三、计算步骤
步骤 | 内容 |
1 | 确定入射光的频率 $ \nu $ |
2 | 查找金属的逸出功 $ W $(单位:eV 或 J) |
3 | 代入公式 $ V_0 = \frac{h\nu - W}{e} $ 计算 |
4 | 若已知光电子的初动能 $ K_{\text{max}} $,则 $ V_0 = \frac{K_{\text{max}}}{e} $ |
四、常见参数对照表
参数 | 符号 | 单位 | 常见取值(示例) |
普朗克常数 | $ h $ | J·s | $ 6.626 \times 10^{-34} $ |
电子电荷 | $ e $ | C | $ 1.602 \times 10^{-19} $ |
光速 | $ c $ | m/s | $ 3.00 \times 10^8 $ |
入射光频率 | $ \nu $ | Hz | 取决于光源 |
金属逸出功 | $ W $ | eV / J | 如钠 $ W = 2.3 \, \text{eV} $ |
五、实例计算
假设某实验中使用波长为 $ \lambda = 500 \, \text{nm} $ 的光照射金属钠(逸出功 $ W = 2.3 \, \text{eV} $),求其遏止电压。
解:
1. 计算频率:
$$
\nu = \frac{c}{\lambda} = \frac{3.00 \times 10^8}{500 \times 10^{-9}} = 6.00 \times 10^{14} \, \text{Hz}
$$
2. 代入公式:
$$
V_0 = \frac{h\nu - W}{e}
$$
3. 转换单位:
$$
h\nu = 6.626 \times 10^{-34} \times 6.00 \times 10^{14} = 3.976 \times 10^{-19} \, \text{J}
$$
$$
W = 2.3 \, \text{eV} = 2.3 \times 1.602 \times 10^{-19} = 3.685 \times 10^{-19} \, \text{J}
$$
4. 计算:
$$
V_0 = \frac{3.976 \times 10^{-19} - 3.685 \times 10^{-19}}{1.602 \times 10^{-19}} = \frac{0.291 \times 10^{-19}}{1.602 \times 10^{-19}} \approx 0.181 \, \text{V}
$$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遏止电压定义 | 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对应的反向电压 |
计算公式 | $ V_0 = \frac{h\nu - W}{e} $ |
影响因素 | 入射光频率、金属逸出功 |
实验应用 | 测定普朗克常数、验证光电效应理论 |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的遏止电压,从而深入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以上就是【遏止电压怎么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