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高考语文真题】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高考)语文科目于6月7日举行,作为全国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试卷在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本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兼顾思维深度与文学素养的体现。
以下是对2021年浙江高考语文真题的总结分析,并附上答案表格,供参考。
一、试卷结构概述
2021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分为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四个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型 | 题目数量 | 分值 | 考查内容 |
语言文字运用 | 4题 | 20分 | 基础知识、语病修改、成语使用、语言连贯等 |
现代文阅读 | 3题 | 30分 | 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古诗文阅读 | 4题 | 40分 | 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文化常识 |
写作 | 1题 | 60分 | 材料作文 |
二、各题型解析与答案汇总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拓(tuò)印
B. 档(dàng)案
C. 旋(xuàn)涡
D. 颤(zhàn)抖
答案:B
2. 判断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更加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B. 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C. 我们要发扬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很好。
答案:C
3. 填空题:根据语境,补全句子。
他虽出身贫寒,却始终______,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答案:自强不息
4. 简答题: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答案:科技发展既带来便利,也引发社会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
第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目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展开,考查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与归纳能力。
- 问题1:文中提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案: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问题2:作者认为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与现代社会结合?
答案:应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第二篇: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为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报道。
- 问题1:人工智能在教育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答案:个性化教学、智能测评、学习数据分析等。
- 问题2: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答案:可能导致师生关系疏远、学生依赖技术而缺乏独立思考。
第三篇: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文为一篇散文,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
- 问题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问题2:请分析文中“落叶”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
答案:象征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三)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选文为《论语》节选,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的能力。
- 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答案:说(通“悦”,高兴)。
- 问题2:翻译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做老师了。
古诗词鉴赏
选取一首唐诗,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
- 问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思乡之情与对友人的思念。
- 问题2:请分析诗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氛围,烘托诗人的情感。
名句默写
要求填写出自《赤壁赋》《登高》等课文的名句。
- 问题1:写出《赤壁赋》中描写江水浩渺的句子。
答案: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问题2:写出杜甫《登高》中表达人生感慨的诗句。
答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四)写作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完美;也有人认为,人生不必追求完美,接受不完美才是智慧。”
要求:
请以“追求完美还是接受不完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写作思路建议:
可以从个人经历、历史人物、文学作品等方面入手,探讨“完美”与“不完美”的辩证关系,强调在现实生活中,接受不完美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三、总结
2021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整体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思维深度。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强调基础,现代文阅读侧重理解与分析,古诗文阅读则考查文言功底与文学素养,写作部分则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哲理,提升思辨能力。
如需进一步分析某一道题或获取完整答案解析,请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2021年浙江高考语文真题】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