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才高八斗的故事(成语才高八斗的典故)】引发关注。“才高八斗”是一个用来形容人非常有才华的成语,源自古代文人的故事。这个成语最早与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植有关,后来被广泛用于赞美那些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一、故事来源
“才高八斗”出自《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典故。相传东晋时期,文学家谢灵运曾感叹:“天下才共一石(十斗),曹子建(即曹植)独得八斗,吾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才华总共有一石(十斗),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自己只占一斗,剩下的由天下人共同分享。
这句话虽然带有夸张的意味,但充分体现了曹植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和非凡才华,也奠定了“才高八斗”这一成语的来源。
二、成语释义
- 才高八斗: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远超常人。
-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 用法:多用于赞美他人学识丰富、文采出众。
- 近义词:才气过人、文采斐然、学富五车
- 反义词:才疏学浅、才疏志浅、不学无术
三、相关人物简介
人物 | 身份 | 主要贡献或特点 |
曹植 | 三国时期文学家、诗人 | 文采飞扬,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代表作《洛神赋》等 |
谢灵运 | 南朝文学家 | 善于山水诗创作,有“谢客”之称,以豪放不羁著称 |
曹丕 | 曹操之子,魏文帝 | 文学造诣深厚,与曹植并称“三曹”,对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
四、成语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赞美他人 | “他在学术上才高八斗,令人佩服。” |
自我评价 | “我虽不敢称才高八斗,但也在不断努力。” |
文学评论 | “这位作家的作品才高八斗,极具思想深度。” |
五、总结
“才高八斗”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才华的高度认可。它源于古代文人对曹植才华的赞叹,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中华文化中赞美人才的重要表达方式。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交流中,“才高八斗”都承载着对智慧与才华的尊重与向往。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才高八斗 |
出处 | 《世说新语·文学》 |
来源人物 | 曹植(曹子建) |
典故背景 | 谢灵运感叹曹植才华卓绝 |
成语含义 | 形容才华横溢,远超常人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他人 |
近义词 | 才气过人、文采斐然 |
反义词 | 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
相关人物 | 曹植、谢灵运、曹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