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在走廊和楼梯上》】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在走廊和楼梯上行走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游戏和情景模拟,提高幼儿对危险行为的识别能力。
二、活动准备:
- 安全教育图片(如:跑跳、拥挤、靠边走等)
- 走廊和楼梯的模拟场景布置(可用软垫、纸箱等)
- 安全儿歌或小故事
- 小贴士卡片(如“靠右走”、“不奔跑”)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平时在走廊和楼梯上是怎么走的?有没有看到过小朋友摔倒或者撞到别人?”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出主题。
2. 情景讨论(10分钟)
出示图片或播放短动画,展示一些在走廊和楼梯上的不安全行为(如:奔跑、推搡、玩手机等)。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分析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并讨论正确的做法。
3. 游戏体验(15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安全走路”游戏。
将教室布置成“走廊”和“楼梯”的样子,让幼儿分组进行模拟练习。
规则包括:
- 必须靠右走
- 不可以奔跑
- 遇到“障碍物”要绕行
- 注意前后小朋友,保持适当距离
教师在一旁观察并适时提醒,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4. 安全儿歌学习(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一首简单易记的安全儿歌,帮助幼儿记住在走廊和楼梯上的行为规范。
例如:
> “走廊里,慢慢走,
> 不跑不跳不打闹,
> 遇到人,靠右边,
> 安全第一记心间。”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在走廊和楼梯上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并提醒家人也要注意安全。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班级设置“安全小卫士”轮流值日,监督同伴在走廊和楼梯上的行为。
- 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强化安全行为,如进餐、排队、上下楼等。
- 家园合作,提醒家长在家中也要注意孩子的行走安全。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较高,通过情景模拟和游戏形式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今后可在教学中增加更多互动环节,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