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360)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360),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6:06:35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360)】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内容,初步掌握基本的家务技能,如整理书包、摆放碗筷、擦桌子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做家务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的兴趣,增强家庭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体会父母的辛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认识常见的家务劳动内容,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家务劳动图片、视频素材、家务任务卡。

- 学生准备:每人带一件小物品(如书包、餐具等),用于课堂实践操作。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生活的小视频,展示一家人一起做家务的场景。提问:“你们有没有帮爸爸妈妈做过家务?你觉得做家务有趣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历。

2. 新知讲解(10分钟)

通过PPT展示几种常见的家务劳动,如整理房间、洗碗、扫地、浇花等。教师逐一讲解每项家务的意义和操作方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会做的家务。

3. 实践操作(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领取一份“家务任务卡”,包括整理书包、叠衣服、擦桌子等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4. 分享交流(8分钟)

每组派代表分享本组完成的任务,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建议。

5. 情感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做家务虽然累,但能为家里分担压力,让爸爸妈妈更轻松。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做一些呢?”鼓励学生从今天开始,每天尝试做一件家务,慢慢养成好习惯。

6. 总结提升(2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务劳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孩子。

五、作业布置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请教一项新的家务,并在明天的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

```

干点家务活

家务有哪些?——整理、洗碗、扫地、擦桌……

怎么做?——认真、细心、坚持

为什么做?——爱家、感恩、责任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实践操作、分享交流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家务活动中,但在时间管理和任务分配方面仍需加强指导。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实际案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责任感。

备注:本教案根据部编版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改编,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