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第三单元通常围绕记叙文、说明文以及散文等文体展开,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水平。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份针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供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烦躁(zào)
B. 拮据(jù)
C. 轻蔑(miè)
D. 颤抖(chàn)
答案:A、C、D 正确;B 错误,应为“jū”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能参加比赛。
B.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成绩。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但有知识,而且有趣味性。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团结意识。
答案:B
3. “老舍”的原名是( )
A. 舒庆春
B. 舒婷
C. 老舍
D. 舒乙
答案:A
4.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的是( )
A. 《呐喊》
B. 《彷徨》
C. 《朝花夕拾》
D. 《子夜》
答案:D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风像刀子一样刺骨。
B. 太阳像个大火球。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答案:C(其他均为比喻,C 是夸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背影》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朱自清
2. 《孔乙己》出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
答案:呐喊
3.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茅盾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的诗《__________》。
答案:游山西村
5.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陶渊明
6. 《小橘灯》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冰心
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__________》。
答案:过零丁洋
8.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范仲淹
9. 《出师表》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诸葛亮
10. 《我的母亲》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老舍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10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帽,穿着深青棉袍,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 这段文字选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
答案:《背影》,朱自清
2. 文中描写父亲的动作,体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勤劳、坚韧、关爱子女
3. 为什么“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答案:因为看到父亲辛苦爬月台的身影,内心深受感动。
4.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答案:动作描写、外貌描写
5. 你认为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10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1. 这段文字描写了孔乙己的什么?
答案:外貌和语言特点
2.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说明了什么?
答案:他既不愿与下层劳动者为伍,又无法融入上层社会,处于尴尬地位。
3. “之乎者也”是什么意思?
答案:古代文言虚词,表示文言文的语气或结构,常用来表现旧知识分子的迂腐。
4. 这段文字反映了孔乙己怎样的处境?
答案:落魄、穷困、被人嘲笑的境地。
5. 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同情与批判并存,既有对他悲剧命运的同情,也有对他迂腐思想的批判。
四、作文(20分)
请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提示:
- 可以写一次家庭中的温馨经历
- 或者一次学校里的难忘事件
- 也可以写一次与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
- 注意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情感变化
五、附加题(10分)
1. 请写出《论语》中的一句经典名言,并解释其含义。
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释:学习后不断温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持续性的意义。
2. 请写出《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总结:
通过本次测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第三单元课文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同时,也要注意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多思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