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mdash及及mdash及咏雪)】在语文教材中,古文学习一直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部分。七年级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便是这样一篇极具代表性的经典篇目。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才思与风度,也通过生动的故事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审美。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讲述的是东晋时期谢家的一次家庭聚会。当时,谢安问子侄们:“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而侄女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轻盈与美感,被后人赞为千古佳句,也成为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比喻典故。
这篇文章虽短,却蕴含深远。从内容上看,它通过一个简单的问答,展示了不同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风格。谢朗的回答直白、具体,而谢道韫则以诗意的语言,赋予了自然景象更深的情感与意境。这不仅体现了谢道韫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语言艺术的追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这篇古文。首先,可以从语言表达入手,分析文中比喻的巧妙之处;其次,可以从人物性格出发,探讨谢道韫的才情与胆识;最后,还可以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世说新语》作为一部笔记小说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此外,《咏雪》也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正如谢道韫用“柳絮”来比拟“雪”,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通过联想与想象,赋予了事物新的生命与美感。
总之,《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古文,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课。它教会我们如何欣赏美、表达美,也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汲取灵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学会用心观察、大胆想象、善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