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原文、翻译及赏析】《小星》是《诗经·召南》中的一篇作品,全诗短小精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它通过描写夜空中微小的星辰,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意,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原文:
<|startoftext|>
小星,出自《诗经·召南》: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人之劳也。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我心忧伤,聊与子同。
小星,三五在东。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人之劳也。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我心忧伤,聊与子同。
<|endoftext|>
翻译:
夜色深沉,我匆忙赶路,
从早到晚都在为公事奔走。
命运各不相同,
人们都处在辛劳之中。
明亮的上天啊,
你俯视着人间大地。
我的心中充满忧伤,
只能与你一同承受这苦楚。
小小的星星,三三两两地挂在东方。
夜色深沉,我匆忙赶路,
从早到晚都在为公事奔走。
命运各不相同,
人们都处在辛劳之中。
明亮的上天啊,
你俯视着人间大地。
我的心中充满忧伤,
只能与你一同承受这苦楚。
赏析:
《小星》虽然篇幅简短,但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诗中“肃肃宵征,夙夜在公”描绘了诗人深夜奔波、为公事操劳的情景,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劳役制度以及人民生活的艰辛。“寔命不同,人之劳也”则点出了命运的不公,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一句,既是对天道的敬畏,也是对命运的叩问。诗人面对苍天,感叹自己无法改变命运,只能默默承受苦难。这种情感在古代诗歌中较为常见,体现了儒家“天命观”与“民本思想”的结合。
而“小星,三五在东”则以自然景象作结,象征着渺小的生命在广阔天地间的存在。星星虽小,却依然闪耀,正如人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希望与坚韧。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使整首诗更具哲理意味。
结语:
《小星》虽是一首古老的诗篇,但它所表达的情感却跨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它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命运的思考,也体现了他们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理解。读这首诗,仿佛能听到古代士人的叹息,感受到那份朴素而真实的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