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五年级数字《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五年级数字《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6 13:05:32

五年级数字《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中的“循环小数”。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能正确读写循环小数,并能判断哪些小数是循环小数。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奇妙与规律性,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其表示方法。

- 难点:理解循环节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和书写循环小数。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黑板、白板笔。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问题:“一个数除以4,结果是多少?”

学生尝试计算 1 ÷ 4 = 0.25;

接着问:“1 ÷ 3 是多少?”

学生计算后发现:1 ÷ 3 = 0.3333…,无限延续下去。

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小数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后的数字重复出现,且没有尽头。

(二)新知探究(15分钟)

1. 定义讲解

教师讲解:像 0.333… 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 认识循环节

教师指出:在循环小数中,重复出现的部分称为“循环节”。例如,在 0.333… 中,“3”是循环节;在 0.1666… 中,“6”是循环节。

3. 表示方法

教师讲解循环小数的简写方式:

- 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点上点,如:0.333… 写作 0.3̇;

- 如果循环节有两个或以上数字,如 0.1666… 可以写作 0.16̇。

4. 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几组小数,让学生判断是否为循环小数,并写出循环节。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以下任务:

- 计算 2 ÷ 7 的结果;

- 观察小数部分是否有重复;

- 尝试用循环小数的方式表示结果。

各组汇报结果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循环小数的特征和表示方法。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1. 判断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 0.25

- 0.333…

- 0.121212…

- 0.123456789

2. 写出下面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 0.555…

- 0.121212…

- 0.123123…

3. 将下列小数用循环小数的形式表示出来:

- 1 ÷ 6

- 2 ÷ 9

- 5 ÷ 11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

- 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

- 循环节是循环小数中重复出现的部分;

- 循环小数可以用点标注循环节的方法来表示。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 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时“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区别”。

六、板书设计:

```

循环小数

1 ÷ 3 = 0.333...

1 ÷ 7 = 0.142857142857...

特点:小数部分有重复数字,无限延续

表示方法:在循环节首尾加点

如:0.333... → 0.3̇

0.121212... → 0.12̇

```

七、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实际计算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结合小组合作与练习,使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部分学生在识别循环节方面仍存在困难,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训练与指导。

注:本文为原创教学设计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痕迹,符合教学实践要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