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2017年秋期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及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7年秋期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及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这个怎么处理啊?求快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5 20:16:51

2017年秋期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及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传统寓言故事,讲述了古代英雄大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故事。课文语言简练,情节生动,蕴含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奉献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大禹治水的过程和他坚持不懈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大禹为人民利益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内容,体会他的精神品质。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坚持不懈”“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内涵。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相关背景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大禹的基本信息。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洪水”图片,提问:“你们见过洪水吗?洪水会带来什么危害?”

2. 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应对洪水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治水’的故事。”

3. 板书课题《大禹治水》,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认读并书写。

3. 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精读理解(15分钟)

1. 教师提出问题:

- 大禹为什么要治水?

- 他是怎样治水的?

-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什么意思?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四)深入探究(10分钟)

1. 播放动画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

2. 提问:“你觉得大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最佩服他哪一点?”

3.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如:“如果遇到困难,你会像大禹一样坚持下去吗?”

(五)拓展延伸(5分钟)

1. 教师介绍大禹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

2. 布置小任务: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并记录家长的评价。

(六)总结升华(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大禹的精神品质。

2.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3. 教师鼓励学生:“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大禹一样,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六、作业布置

1. 抄写本课生字词,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

2. 画一幅“大禹治水”的图画,或者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大禹。

七、板书设计

```

15. 大禹治水

治水原因:洪水泛滥

治水方法:疏导为主

三过家门而不入

精神品质:坚韧不拔、无私奉献

```

八、教学反思(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课文内容。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大禹的伟大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提升课堂互动质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