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新版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7、8单元教案表格式含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设计(表格式)
| 单元 | 第七单元 | 第八单元 |
|------|----------|----------|
| 教学内容 |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 | 课文《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语文园地七》 |
| 教学目标 |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学会朗读并背诵课文。 | 1. 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歌意境。
2. 掌握古诗的朗读节奏和情感表达。
3. 积累古诗语言,提高文学素养。 |
| 教学重点 | 1. 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 1. 古诗的朗读与背诵。
2. 理解诗句含义,感受诗人情感。 |
| 教学难点 | 1. 对课文中拟人化描写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1. 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 理解古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 讲授法、诵读法、情境创设法 |
|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 多媒体课件、古诗配乐、插图 |
|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们知道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吗?”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 一、导入新课:播放《登鹳雀楼》的朗诵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氛围。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三、讲解古诗背景,分析诗句含义。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五、课堂小结,布置背诵任务。 |
|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分组讨论,交流阅读体会。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
四、指导写作,练习仿写句子。
五、总结提升,布置拓展作业。 | 一、复习古诗内容,检查背诵情况。
二、开展古诗朗诵比赛,增强语感。
三、结合插图,想象诗中画面。
四、进行古诗填空练习,巩固记忆。
五、总结课堂,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
| 板书设计 | 小蝌蚪找妈妈
→ 母亲的形象
→ 动物成长过程
→ 拟人化描写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 诗人情感
→ 山河壮丽
→ 人生志向 |
| 作业布置 | 1. 朗读课文,背诵《我是什么》。
2. 完成生字书写练习。
3. 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 1. 背诵《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2. 完成古诗填空练习。
3. 观看古诗动画,加深理解。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理解拟人描写方面仍需加强引导。 |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课堂气氛活跃,但个别学生对古诗意境理解不够深入,需在后续教学中加以补充。 |
备注:
本教案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与语文素养的培养,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