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会展专业双语教学探析】在当前全球化和国际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会展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提出了更高要求。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其会展业发展迅速,对具备双语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广西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探索在会展专业中引入双语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授课,通常为母语和外语。在会展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提高其英语或其他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对于广西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这一教学方式不仅是应对行业需求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会展专业的双语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师资力量不足是主要障碍之一。目前,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专业授课的教师相对稀缺,尤其是在一些非重点高校中,双语教师的比例较低。其次,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学校在引进国外教材时,未能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调整,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此外,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从多方面入手加以改进。一是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现有教师进修、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二是优化课程体系,结合会展行业的特点,开发适合本地学生的双语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的实用性。三是加强对学生的语言基础训练,通过开设英语强化课程、组织语言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积极与会展企业合作,搭建实习实训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双语沟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国际会展活动的机会,拓宽其国际视野。
总之,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展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尽管面临一定困难,但只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为广西会展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