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静夜思》,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朗读感悟、图文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李白在寂静夜晚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古诗内容,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乡之情,理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配乐音频、图片素材(如月亮、床前、故乡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诗人李白的基本信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夜晚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晚上看到过明亮的月亮?当你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引出古诗《静夜思》的主题——思乡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8分钟)
1.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3. 齐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0分钟)
1. 教师逐句讲解古诗
- “床前明月光”: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
- “疑是地上霜”:好像是一地的白霜。
- “举头望明月”: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
- “低头思故乡”:低头时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2. 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描绘的画面。
3.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四)品读古诗,体会情感(8分钟)
1. 教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提问:“如果你是诗人,看到这么美的月光,你会想到什么?”
3. 分组讨论:为什么诗人会“低头思故乡”?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7分钟)
1. 教师出示“我来画一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诗意画一幅“静夜思”的画面。
2. 小组合作,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画作,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师总结:这首诗虽然简短,却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希望同学们也能珍惜家人,热爱生活。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 背诵《静夜思》给家长听,并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2.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写一句关于“思乡”的小句子。
五、板书设计
```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看到月光
疑是地上霜。 感觉像霜
举头望明月, 抬头看月亮
低头思故乡。 想念家乡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备注:本教学设计为原创内容,符合教学实际,便于一线教师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