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2019年高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库含答案及解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库含答案及解析,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1 08:51:53

2019年高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库含答案及解析】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古代文化常识是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涉及历史、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化常识类题目依然占据了重要位置,既考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运用。

本题库整理了2019年高考语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相关题目,并附有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考生系统复习、查漏补缺,提升应试能力。

一、题型概述

2019年高考语文中的文化常识题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内容涵盖:

- 古代官职与制度

- 历史典故与人物

- 文学体裁与作品

- 传统礼仪与习俗

- 天文历法与节气

这些题目看似简单,实则考察的是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常见知识点的准确记忆。

二、典型例题与解析

例题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古代地方官名,相当于现代的市长

B. 举人:科举考试中通过乡试的人

C. 进士: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

D. 秀才:古代对读书人的尊称

答案:B

解析:

- A项中,“太守”为州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代的市长或地级市市长,但并非完全等同,因此不够严谨。

- B项正确,乡试及第者称为“举人”,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级功名。

- C项中,“进士”是殿试及第者的称呼,而非仅指“殿试”。

- D项中,“秀才”是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的功名,不是泛指所有读书人。

例题2:

“下列诗句与节日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端午节

D.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节

答案:C

解析:

- C项中的诗句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而非端午节。端午节相关的诗句如“艾蒲争香,龙舟竞渡”。

例题3:

“下列关于‘六艺’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B. 六艺是孔子教育弟子的主要课程

C. 六艺起源于周代的贵族教育体系

D. 六艺只包括文学与艺术类内容

答案:D

解析:

- 六艺是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涵盖了道德、音乐、射箭、驾车、书法、数学等多个方面,不仅限于文学与艺术。

三、备考建议

1. 系统梳理知识点:将古代文化常识分为官职、礼仪、文学、历史等类别,逐一掌握。

2. 结合教材与真题:参考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历年高考真题进行练习。

3. 注重理解与应用:不仅要记住知识点,还要能结合语境灵活运用。

4. 多读经典文献:如《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等,增强文化积淀。

四、结语

2019年的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虽然难度适中,但考查范围广泛,强调基础知识的扎实性与灵活性。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深入分析与总结,可以帮助考生在未来的考试中更加从容应对,提升语文素养与应试能力。

希望本题库能够成为你复习过程中的得力助手,助你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