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学和心理学是两个重要的考查科目,它们不仅关系到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还直接影响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为了帮助广大备考人员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以下整理了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教育学与心理学试题,并附有详细解析,便于理解和复习。
一、教育学部分
1.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B. 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方法
C.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D. 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评价
答案:C
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实施教育的人,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对象,而教育影响则指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内容和方式等。
2.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强调“全面发展”指的是?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
B. 学生的知识水平全面提升
C. 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
D. 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
答案:A
解析: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A. 知识传授的过程
B. 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C. 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
D. 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
答案:B
解析: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过程,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作用。
二、心理学部分
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哪个阶段开始具备守恒概念?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儿童开始具备守恒概念,能够理解物体的属性不因形态变化而改变。
5. 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称为?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动机
答案:C
解析:性格是个体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独特性。
6. 心理学中,“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A. 华生
B. 维果茨基
C. 弗洛伊德
D. 斯金纳
答案:B
解析: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三、综合题
7.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答案要点:
-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促进自主学习;
- 教师应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注重启发式教学;
-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8. 请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答案要点:
-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 在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如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条件、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认可,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语
教育学与心理学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核心内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通过考试,更能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考生在备考时注重理解与应用,结合历年真题进行系统复习,提升应试能力和专业素养。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的备考提供参考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