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野望》)】在唐代众多诗人中,杜甫以其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而著称。他的诗作不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更常常寄托着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其中,《野望》便是他笔下一首充满苍凉与思索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首五言律诗,虽仅有四十字,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的田园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首句“东皋薄暮望”,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东皋”指的是诗人所处的高地,而“薄暮”则暗示着黄昏时分,天色渐暗,一种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徙倚欲何依”一句,表达了诗人徘徊不定、无所依托的心情,仿佛在寻找某种精神上的依靠,却又无处可寻。
接下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秋天的山林景色,满目金黄,夕阳余晖洒落在山间,画面宁静而壮美。但这种美景并未带来喜悦,反而更显出诗人内心的落寞。自然界的秋色虽美,却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
后两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牧童赶着牛群归来,猎人带着猎物回家,一派祥和的田园气息。然而,这种平凡的生活场景在诗人眼中却显得格外遥远。他与这些普通人之间似乎隔着一层看不见的隔阂,无法真正融入其中。
最后两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感叹自己与周围的人素不相识,内心孤独无依,于是只能独自吟唱,回忆起古代隐士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故事,表达出对理想人生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野望》虽然写的是秋日黄昏的景色,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复杂而深刻的。它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杜甫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人生、社会以及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思想深度与艺术造诣。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诗人眼中的风景,更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杜甫的《野望》,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