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妈妈》教案】一、活动名称:
《大树妈妈》
二、适用年龄:
3-4岁幼儿
三、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和互动,让幼儿了解“大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树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体会“大树妈妈”的温暖与保护,增强对自然的亲近感。
四、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或PPT(内容为一棵大树及其周围的小动物)
2. 大树模型或手工材料(如纸板、绿色彩纸等)
3. 小动物头饰(如小鸟、小兔、小松鼠等)
4. 轻柔的背景音乐(如自然音效或轻快的儿歌)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带领幼儿围坐一圈,提问:“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树?大树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见过的大树,并引导他们说出颜色、形状等特征。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讲述《大树妈妈》的故事:
“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有一棵高大的大树,它像一位慈祥的妈妈,每天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小鸟在它的枝头上唱歌,小兔子在它的脚下玩耍,小松鼠在它的树洞里安家。大树妈妈总是默默守护着它们,给它们带来温暖和安全。”
3. 角色扮演(10分钟)
教师分发小动物头饰,邀请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如“小鸟飞来飞去”、“小兔子蹦蹦跳跳”等,同时让幼儿想象自己在大树妈妈的怀抱中。
4. 手工活动(10分钟)
教师展示大树模型,引导幼儿用纸板、绿色彩纸等材料制作“大树妈妈”。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装饰自己的大树,如画出树叶、花朵,或者贴上小动物的图案。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提问:“大树妈妈为我们做了什么?”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大树妈妈很温柔”、“我很喜欢大树妈妈”。
六、活动延伸:
1. 在户外活动中带幼儿观察真实的树木,让他们亲身体验大树的美丽与温暖。
2. 家长配合,在家中与孩子一起阅读有关树木的绘本,增强亲子互动。
七、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大树妈妈”的形象。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互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结合更多自然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