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及打算(单位工作总结)】在新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基层单位,我们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核心目标,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本年度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初步谋划。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我们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深化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素养
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同时,注重家校联动,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3. 丰富活动载体,营造健康氛围
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了“清明祭英烈”“五四青年节”“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还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通过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强化阵地建设,夯实教育基础
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依托社区、学校、图书馆等资源,设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等服务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有益的成长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科学引导;二是个别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不够系统,缺乏实效性;三是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继续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责、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2. 深化德育课程改革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提升德育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探索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德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3. 拓展社会实践平台
鼓励和支持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
建立更加紧密的家校联系机制,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科学育儿,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5.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优秀青少年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总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将以此次总结为契机,不断查找不足、改进工作,持续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