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左忠毅公逸事(原文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左忠毅公逸事(原文翻译),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06:18:06

左忠毅公逸事(原文翻译)】《左忠毅公逸事》是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著的一篇传记性散文,记述了明末著名忠臣左光斗的生平事迹与高尚品德。本文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左光斗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这位先贤的敬仰之情。

原文:

左忠毅公逸事

左忠毅公讳光斗,字共之,南直隶桐城人。少有大志,读书不辍。尝夜半起,披衣坐于庭中,诵书声达于邻里。其父见而叹曰:“吾儿有志,必成大器。”

及长,登进士第,授御史。时魏忠贤专权,朝政日坏。公抗疏言事,不避权贵,遂为忠贤所忌。后被诬陷,下狱,卒于狱中。临终前,犹呼“国事未定,吾死何足惜!”其气节凛然,世称忠毅。

公尝于京师寓居,有一童子,年十余岁,聪慧异常。公每出,必携之同行。一日,公病,童子侍疾甚谨。公谓之曰:“汝今若能立身于世,当不负我。”童子泣曰:“愿效公之志。”

后童子果举进士,官至翰林,名重一时。时人皆曰:“左公之德,感化人心,虽一童子亦能承其志。”

翻译:

《左忠毅公逸事》

左忠毅公,名光斗,字共之,是南直隶桐城人。他年少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勤奋读书,从不懈怠。有一次,他在半夜起床,披着衣服坐在庭院中,朗读的声音传到了邻居家中。他的父亲看到后感叹道:“我的儿子有志向,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

长大后,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御史。当时魏忠贤专权,朝廷政局日益腐败。左公上书直言,不惧权贵,因此遭到魏忠贤的忌恨。后来被诬陷入狱,最终死在狱中。临死前,他还大声喊道:“国家大事尚未安定,我死了又有什么可惜的!”他的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世人称他为“忠毅”。

左公曾在京城居住,有一位年纪约十几岁的童子,聪明过人。左公每次外出,都会带上他一同前往。有一天,左公生病了,童子非常细心地照顾他。左公对他说:“如果你将来能在世上立足,一定不要辜负我。”童子流着泪说:“我愿意效仿您的志向。”

后来,这个童子果然考中进士,官至翰林,名声显赫。当时的人都说:“左公的品德,能够感化人心,即使是小小的一个童子,也能继承他的志向。”

结语:

《左忠毅公逸事》不仅是一篇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弘扬忠义精神的作品。通过左光斗与童子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忠诚、坚韧、教育与传承的深刻意义。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左公的敬仰与追思,也激励后人铭记历史、坚守信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