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食品留样管理制度(范例)】为切实保障幼儿的饮食安全,规范幼儿园食堂食品留样工作,防止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管理要求,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一、食品留样的目的
食品留样是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每餐次供应的食品进行妥善保存,以便在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查找原因,追溯源头,为调查处理提供有效依据。
二、食品留样的范围与要求
1. 所有供应给幼儿的正餐、点心、水果、饮品等均需进行留样。
2. 留样食品应包括当日供应的所有菜品、主食、汤类及加工后的半成品。
3. 每餐次的留样量不得少于100克,且应保留至少48小时。
4. 留样食品应使用专用容器,并贴上标签,注明留样日期、时间、餐别及菜品名称。
三、食品留样的操作流程
1. 食品加工完成后,由食堂工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分装并做好标记。
2. 留样食品应立即放入专用冷藏设备中,确保温度控制在0℃~4℃之间。
3. 由专人负责食品留样的登记和管理,建立留样记录台账,详细记录留样时间、数量、种类及责任人。
4. 每日对留样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留样食品未变质、未被污染。
四、食品留样的管理责任
1. 幼儿园食堂负责人全面负责食品留样工作的落实与监督。
2. 食堂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留样操作,不得随意丢弃或更换留样食品。
3. 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性。
五、食品留样的应急处理
如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提取留样食品送检,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工作。同时,做好信息上报和家长沟通工作,确保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幼儿园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班级及食堂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维护幼儿的饮食安全。
备注: 本制度可根据幼儿园实际运行情况适时调整,确保制度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