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语言公开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一、活动名称:
《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理解,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和动物的脚印特征。
2. 观察力与想象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展示雪地、动物脚印等)
- 动物贴纸或手偶(如小鸡、小狗、小鸭、小猫等)
- 白色纸张、黑色水彩笔(供幼儿模仿画脚印)
- 背景音乐(轻柔的雪景音乐)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雪吗?下雪的时候,地上会有什么变化呢?”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雪的感受。
接着出示一张雪地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看,雪地里有好多小脚印,是谁留下的呢?”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讲述故事《雪地里的小画家》,讲述过程中配合图片或手偶,生动形象地展示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不同形状的脚印。例如:
- 小鸡的脚印像“小梅花”
- 小狗的脚印像“小肉垫”
- 小鸭的脚印像“小扇子”
- 小猫的脚印像“小梅花”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边讲边提问:“你觉得谁的脚印最特别?为什么?”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3. 互动游戏:我是小画家(10分钟)
教师分发白色纸张和黑色水彩笔,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脚印进行绘画。可以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手指或印章模仿其脚印的形状,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画的是什么。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4.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除了这些小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会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它们的脚印又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拓展知识面。
5. 总结与结束(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表扬大家的表现,并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脚印拼图”材料,让幼儿进一步认识不同动物的脚印。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户外的脚印,记录并分享给同伴。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互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脚印特征。个别幼儿在语言表达上仍需加强引导,今后可多设计类似的语言表达机会,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注:本文为原创教案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常见句式,确保符合教学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