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莫言《卖白菜》(附答案共16分)】莫言的短篇小说《卖白菜》以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中的艰辛与人性的光辉。文章通过一个家庭在寒冬中卖白菜的过程,刻画了母亲与“我”之间的亲情,以及面对生活压力时的坚韧与无奈。
一、内容概述
故事发生在寒冷的冬天,家境贫寒的“我”和母亲一起在集市上卖白菜。由于天气寒冷,白菜不易保存,母亲决定尽早卖掉。然而,在卖白菜的过程中,“我”因为年幼不懂事,对一位买菜的老太太态度恶劣,甚至故意多要钱,最终导致母亲因生气而流泪。这件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学会了尊重他人、体谅父母的辛劳。
二、主题分析
1. 亲情的力量
文章中,母亲为了家庭的生计,不辞辛苦地在寒冬中卖白菜,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而“我”在经历此事后,也逐渐成长,明白了母亲的付出与不易。
2. 生活的艰辛
通过卖白菜这一小事,反映出当时农村生活的艰难。白菜不仅是食物,更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这种生活状态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3. 成长与反思
“我”的行为从最初的傲慢到后来的悔悟,表现了一个孩子在生活中的成长过程。这种自我反省是文章的重要情感线索。
三、语言特色
莫言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环境、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寒冷的冬日。例如,“天冷得像冰窖”、“白菜冻得梆硬”,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也烘托出人物的情绪变化。
四、问题与答案(共16分)
1.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描写天气寒冷?(2分)
答:渲染寒冷的氛围,为下文卖白菜的情节做铺垫,同时突出家庭生活的艰难。
2. “我”为什么对老太太态度不好?(2分)
答:因为“我”年幼不懂事,觉得老太太是来占便宜的,所以故意刁难她。
3. 母亲为什么流泪?(2分)
答:母亲因为“我”的行为感到失望和心痛,同时也为家庭的贫困而难过。
4. 文章结尾“我”有什么感悟?(2分)
答:“我”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对别人不礼貌,应该学会尊重和体谅他人。
5.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卖白菜”这一情节的理解。(4分)
答:卖白菜不仅是维持家庭生计的手段,更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契机。通过这次经历,“我”学会了责任与尊重,母亲也展现了坚强与无私的爱。
6. 莫言为什么选择“卖白菜”作为故事的主线?(4分)
答:白菜是农村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象征着普通的劳动与生活的艰辛。“卖白菜”这一事件能够很好地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也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五、总结
《卖白菜》虽篇幅不长,但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孩子在生活中的成长故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农民的生存状态。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看到了莫言对乡土生活的深刻理解,也感受到了他对人性、亲情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