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甲烷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挥发性,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此职业危害告知卡。
一、理化性质
二氯甲烷(化学式:CH₂Cl₂)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易挥发且不溶于水,但可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其沸点较低,容易形成蒸气,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通风条件。
二、主要危害
1. 急性毒性:高浓度吸入二氯甲烷蒸气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昏迷或呼吸衰竭。
2. 慢性影响: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环境中,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并增加患肝病的风险。
3. 皮肤刺激:直接接触可能会引起皮肤干燥、红肿等问题。
三、防护措施
- 工作场所应保持良好通风,避免密闭空间内长时间作业。
- 使用时佩戴防毒面具及防护手套,减少皮肤直接接触。
-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防止泄漏事故发生。
- 工作结束后彻底清洗双手和身体裸露部位。
四、应急处理
如不慎发生泄漏事故,首先切断火源并撤离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域;然后采用活性炭或其他吸附材料吸收泄漏物,并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置废弃物。
总之,正确了解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是控制二氯甲烷职业危害的关键所在。每位员工都应当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知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专业指导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