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流传千古,成为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原文如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1. 城阙:指长安的城郭楼台。
2. 三秦:指关中地区,当时由三位将领分据其地。
3.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这里泛指蜀地。
4. 宦游人:指在外做官的人。
5. 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
6. 歧路:岔路口,比喻分别之处。
翻译:
雄伟壮丽的长安城,被三秦之地拱卫着,透过风尘和雾霭,遥望着蜀地的五津渡口。我和你即将分别,心中充满离别的愁绪,因为我们都是在外做官的游子。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近邻一样亲近。所以,在这分别的岔路口,我们无需像小儿女那样泪湿衣襟。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通过“城阙”和“五津”的对比,既展现了送别的距离感,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中间两联则抒发了对友谊的深刻理解,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将友谊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超越了空间的限制。最后一联则劝慰友人不要过于伤感,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这首诗不仅情感真挚,而且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充分展示了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