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精选范文 >

文言文《活板》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文言文《活板》翻译,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9 09:21:44

原文如下: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译文如下:

宋朝庆历年间的平民毕昇,发明了活版印刷术。他的方法是用胶泥雕刻文字,字模的厚度像铜钱的边缘一样薄,每个字就是一个单独的字模,然后用火烧制使其坚硬。首先准备一块铁板,在上面覆盖一层混合了松脂、蜡以及纸灰的物质。当需要印刷时,将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接着在铁框内紧密排列字模,直到填满整个铁框即构成一块印版,然后把这整块印版放到火上加热,使蜡和松脂稍微融化,再用一块平整的木板压在字模表面,这样印出的文字就会非常平整。如果只印两三本书,这种方法并不算简便;但如果大量印刷几十上百甚至上千本书籍,则效率极高。通常情况下会制作两块铁板交替使用,一块用来印刷,另一块已经提前排好字模,等到第一块印完后,第二块就已经准备好继续工作了,这样可以迅速完成印刷任务。每一个字都有多个备用字模,例如常用的“之”、“也”这样的字,每种字都有二十多个备用字模,以便在一整块印版中遇到重复使用的字时能够及时替换。如果不使用某类字模时,可以用纸条标记出来,并按照韵部分别存放于木格之中。对于一些平时没有准备好的生僻字,可以随时刻制,只需用小火快速烧制即可立即投入使用。之所以不用木头来做字模,是因为木材纹理有粗细之分,吸水后容易变形高低不平,而且还会与蜡质材料粘连难以取出;相比之下,采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字模则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即使使用完毕后,只需再次加热让蜡质融化,用手轻轻擦拭就能轻松取下字模,且不会弄脏其他部件。

这篇短文不仅详细描述了活字印刷术的具体操作流程,还强调了其高效性和实用性,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体现之一。通过这种方式,书籍得以大规模复制传播,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